易品楼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114|回复: 11

[奇闻异事] 子不语·袁枚(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3 16: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不语”出自论语:"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圣人从不谈论这些,你我皆俗人,不必拘泥于此。袁枚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作家、诗人、举人,可以说也算是才子级别的人物了。袁枚自称“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当代的专家叫兽们为了出点彩头非得说袁枚是为了暗讽清政府什么的,人怎么就那么无聊呢。子不语全篇都是奇闻异事,人家记录点奇闻异事怎么就非得说是暗讽封建呢?不能因为我们生在社会主义就说封建社会不好,也没必要因为自己挂着学者的头衔就把无法解释的事情归咎于迷信,有就是有,无需用各种借口去掩饰什么。也希望大家都有一些自己的主见,记住“盲目的去信或盲目的不信都叫迷信”。在一个缺失信仰、道德的时代,谁也没资格去评论别人的是与非,自己本身观念就有问题如何去评价别人?至少古人做事严谨,亲身经历的会说明,不是亲身经历也会注明,这才是学者风范。


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本书,当我第一眼看到“子不语”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觉得这名字取的实在妙,另外我喜欢读原文,觉得古文用词实在是言简意赅,却又那么的恰如其分。可惜是我古汉语造诣实在拿不上台面,写这个帖子算是一种兴趣,有空就写一篇,与其说些不如说抄更为恰当,在原文的基础上适当加一些词令大家读起来更容易懂一点,当然,语法会有错误,目的只是理解,因此不必追究语法问题。我也会在本贴上贴出原文的下载附件,有喜欢看原文的朋友可以直接下载。


最后,看了下百度百科,子不语的词条里竟然只有同名漫画的简介,没有袁先生的“子不语”简介,现在的百科基本没法信也没法看,把子不语及袁枚的简介发至此,二楼开始更新。


  《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取意于《论语》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表明所记正是孔子所“不语”者。《子不语》是清代作家袁枚的作品。  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世称随园先生,晚年自号仓山居士。浙江钱塘人(今杭州)。二十一岁应博学宏词,未中。二十三岁中举,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后历任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知县。四十岁辞官,居于江宁,得小仓山之隋氏旧园,改为随园,崇饰池馆,优游其中近五十年。性格豁达,喜好山水,广交四方文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7: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通判
  广西有李姓者,官职通判,家境巨富。有七妾,珍宝如山。通判年二十七死于疾病。有老仆,一向忠诚严谨,为主早亡而伤怀,与七妾共设灵堂。一道人突访化缘,老仆训斥:“我家主早亡,无暇舍缘于你。”道士笑道:“你想家主复生吗?我能作法,令其还魂。”老仆惊,将此话速告之诸妾,群讶然。出来拜会,然而道士已走。老仆与群妾悔悟轻慢神仙,致使失去机会,互相指责。

  未几日,老仆路过集市,途中偶遇道士。老仆既惊且喜,跪拜请罪苦求。道士说:“我非诈骗你家主可复生,阴司有条例:死人还阳,须得有人替代。料想你家无人肯代死,所以我才不辞而别。”老仆说:“请与我回去共同商议。”

  拉道士至家,将道士所说告诉群妾。群妾初闻道士来甚喜;又闻需代死,皆面露难色而不接话。老仆毅然说:“诸娘子尚且年少,若代死可惜了,老奴残年无多日,没什么可顾虑的”出来见道士说:“老奴来代替可行?”道士说:“如你不后悔且不怕则可。”老奴说:“能。”道士说:“念在你诚心,可出外与亲友作别。待我作法,三日法成,七日则还魂。”

  老仆供养道士在家,早晚礼敬。而后回家与众亲属邻里相别,告之原因,泣而诀别。而亲友有笑其愚的,有的敬其忠,也有可怜他的,更有嘲讽他骗人的。老仆过圣帝庙,一向来此烧香,入而拜之:“我代我家主死,求圣帝帮助道士放回我加老爷的魂魄吧!”话没说完,有一个光着脚的僧人站在香案旁边大声说:“你满脸的妖气,大祸临头了!我来救你,千万不要泄露秘密!”于是给老仆人一个纸包说:“到危急时刻再看!”说完就人就蒸发一般的消失了,老仆人回到家,忍不住拆开纸包偷偷看了内容,上面画着5个手爪,和一根绳索。赶紧放到怀里面收好。

  三日已过,道士命老仆把自己的床搬到他主人的棺材对面,锁上房门,只留一洞送饮食。道士与众妾在旁边摆坛做法念咒语。灵堂里安静异常,老仆人心有怀疑,忽然,床底下阴风阵阵,呼呼有声,两个黑色精怪蹦了出来,眼眶凹陷,眼珠碧绿,浑身长短毛,身高约莫二尺,头大如斗,两眼盯着老仆,一边盯着,一边往棺材那里走去,绕着棺材不断绕圈,用牙撕咬着棺材。眼看着,棺材就被掀起一道缝隙,居然有咳嗽的声音,竟然好似李家老爷的声音。两个鬼物用手抚摸李家老爷的肚子,老爷居然慢慢说话了,老仆人偷看了一眼,果然是老爷没错,可是声音却像是那个道士的,老仆说到:“看来圣帝庙僧人所说是真。”急忙拿出纸包,只见金光四射,从纸上跃出一条金龙,长有几丈,一把抓起老仆人,飞到房房梁上,用绳索把老仆固定住,老仆如此情景胆战心惊,往下看,两只恶鬼扶着李家老爷从棺中出来,走到老仆的床边,一看居然没有人,李家老爷大喊:“做法失败了!”两只恶鬼突然眼睛精光四射,手臂暴涨,面目狰狞的看四处搜寻,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老仆人。李家老爷大怒,把老仆人的被褥,蚊帐撕得粉碎,一只恶鬼猛然抬头,看到老仆人在房梁上,大笑,和李家老爷一起跳跃起来,去抓老妇人,还没有到房梁,就听一声炸雷响过……老仆掉下来,棺材依旧好好的合着,两只恶鬼也不见了。

  众妾听到雷声,赶忙开锁看看,老仆把所见到的告诉了她们,一帮人赶紧去看道士,结果道士已在法坛边死掉,尸体上有:“妖道炼法易形,图财贪色,天条决斩如律令!”十七字。字如同用硫磺写的一般。

      一品漫谈:听闻古道者懂得易魂换体,看来所说是有一定根据的。传闻被雷劈死的人背后都会有古体字,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约莫是关于死者罪状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昌士人
      江南南昌县有士子借住北兰寺读书,其中一年长者一年少者,两人相处很融洽。年长者回家探亲暴毙家中,年少者不知此事,照旧在寺里读书温习。晚上读书完毕准备休息,见年长者身披草席进入卧室,与年少者共坐床上拍拍他背说:“与你相别不过十日已是阴阳相隔,如今我为鬼魂,因念及咱们的交情来向你辞行”。年少者听闻惊秫异常,不敢言语。年长鬼魂说:“不必害怕,如果我是来害你的何必告诉你我是鬼呢,我之所以来也是因为有身后事需要托付给你。”年少者听了这番言语心情平静了一些,问:“有什么事需要我做呢?”年长者:“我老母亲七十多了,妻子还不到三十,所需不多,只要有些钱财够买米粮也就行了,希望你能帮忙接济,这是一个事;我有些文稿没来得及印刷出版,请你帮我出版,人死也好留名,这是第二个事;再者我买笔时的钱还没来得及付,请帮忙把这钱给还了,这是第三件事。”年少者听闻后连连答应,年长者说:“这些事你都答应了,我也没什么牵挂了,也该走了。”说完起身欲走。

      年少者见他语言诚恳,容貌与平时没什么两样,渐渐地便无恐惧心了,心酸落泪而留之:“此次诀别恐怕再无相见时,为何不多留一会呢?”死者亦落泪,便坐回床上,言语生平之事。聊了一会,死者站起说:“我走了。”说完便不动了,两眼僵直,面容逐渐灰败。年少者心生恐怖,催促说:“君已嘱托完,安心去吧。”死者依然不动。年少者大声喊叫,依然不动。年少者越来越恐惧,起身跑出,死者随之追来。年少者更加恐怖急跑,死者也急追。如此追逐数里,年少者越墙后摔倒,死者不能越墙,垂头在墙外,口水滴在年少者脸上。

      天亮后,路人遇见年少者昏死路旁,灌以姜汁使他苏醒。死者家人正寻觅死者尸体,听闻了这件事就寻来将尸体带走下葬了。

      有见识的人说:“人有魂魄,魂灵而魄愚。开始来的时候是凭着一股念力魂附在尸体上,交代完事情后心里没了挂念魂便散去了,魂散了但魄还滞留在体内。魂在的时候如同他本人在,魂散了就失去了人的智慧,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听闻中的僵尸精怪都是魄在体内主导而形成的,只有懂得道法的人才能破除。”

      一品漫谈:魂灵而魄愚,有的地方解释为“魂是善良的魄是邪恶的”,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魂灵”指具有灵性、智慧、情感,而不是单纯的善良。“魄”并不邪恶,魄是人体遗留的本能,因为没有智慧,不具主导性,所以会跟随人跑动,饿了时候自然想吃食,然而因为没有智慧自然遇见什么就吃什么,所谓僵尸咬人就是这个道理,并不是传说中僵尸吸血什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2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子不语·蔡书生

  蔡书生
  杭州北关门外有一屋,鬼屡见,人不敢居,扃锁甚固。书生蔡姓者将买其宅。人危之,蔡不听。券成,家人不肯入。蔡亲自启屋,秉烛坐。至夜半,有女子冉冉来,颈拖红帛,向蔡侠拜,结绳于梁,伸颈就之。蔡无怖色。女子再挂一绳,招蔡。蔡曳一足就之。女子曰:“君误矣。”蔡笑曰:“汝误才有今日,我勿误也。”鬼大笑,伏地再拜去。自此,怪遂绝,蔡亦登第。或云即蔡炳侯方伯也。

---------白话文------------
       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所经常闹鬼的房子,房子常年上锁,因为没人敢。有一蔡姓书生对此说不屑,要买这房子。朋友都劝说他不要买这种闹鬼的房子,对自己不好。蔡书生不顾劝告依然买了。待到房子正式交易过后,家眷不愿意入住,于是蔡书生自己启门入住,夜里点灯端坐。到了夜半时分,见一女子飘然而至,脖子上套着红绳,先向蔡书生见礼,而后将红绳系在房梁上打上结,把头伸进去上吊。蔡书生神态安然,不见半分惊异。女子又系一根绳在旁边,示意蔡书生一同上吊,蔡书生将脚伸进了绳套里,女子说:“先生您搞错了,应该是把头放在里面才对。”蔡书生笑道:“是你错了,正因为你错了才有今天(一时怨念而不得入轮回),我哪里有错呢?”。女子大笑,伏地跪拜而去。自此,鬼怪绝迹,蔡先生也高中及第,根据姓氏籍贯推论,这个人可能就是布政使蔡炳候。



一品楼漫谈:据说自杀的人往往不能入六道轮回,直到找到与自己相同死法的人才可代替自己,自己便可以离开。原因不得而知,一品认为,一般自杀死去的人怨念极大,怨念也是念力的一种,可以维持魂魄不走,所以往往有自杀的地方称之为大凶之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2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子不语·曾虚舟

  康熙年间,有曾虚舟者,自言四川荣昌县人,佯狂吴、楚间,言多奇中。所到处,老幼男妇环之而行。虚舟嬉笑骂,所言辄中人隐。或与人好言,其人大哭去;或笞骂人,人大喜过望。在问者自知之,旁人不知。
  杭州王子坚先生知泸溪县事,罢官后,或议其祖坟风水不利。子坚意欲迁葬而未果,闻虚舟来,走问之。适虚舟持棒登高阜,众人环挤,子坚不得前。虚舟望见子坚,遥击以棒,骂曰:“你莫来!你莫来!你来便想抠尸盗骨了!行不得!行不得!”子坚悚然而归。后子坚子文璇官至御史

----------------白话文-------------
       康熙年间,有个人叫曾虚舟,自称是四川南荣县人,举止疯癫,所说预言往往准确无比。所到之处人们都绕着走。他扯皮骂闹,而所说的言语恰恰指出别人的秘密。他和别人和蔼的说话,那人大哭着离开;他大声怒骂别人,被骂的人反而高兴的不得了,只有和他说话的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别人都无法知道。
  
  杭州泸溪县行政长官王子坚,被罢官回家,有人说他的祖坟风水不好。王子坚想迁坟却没迁成,听说虚舟刚好来了,就跑去想问问他。正碰到虚舟拿了个大棒子在高台上演讲,好多人挤在周围,王子坚过不去,正着急的时候,虚舟看到子坚来了,远远的拿大棒子指着他,骂道:“你别过来!你别过来!你来是想挖出尸骨!绝对不行!绝对不行!”子坚惊恐万分,赶紧跑回去了,后来,子坚的儿子王文璇做官做到了御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5 2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子不语·钟孝廉

  我同年的同学叫邵又房,从小跟随一个姓钟的孝廉,是常熟地方的人,钟先生是个非常正直的人,平时不苟言笑,和邵又房在一起起居。一天半夜,钟先生忽然惊醒,哭着说:“我要死了啊!”又房忙问为什么,他说:“我梦见有两个官差从地下冒了出来,来到我床前拉我走,路是那么遥远,漫天黄沙,遍地白草,见不到一个人影。走了几里路,把我带到一座官衙,里面有个戴着乌纱帽的神,向着南方而坐,官差把我压到堂上跪下,神说:‘你知罪吗?’我说:‘我没罪啊!’神说:‘你自己想想看!’我想了一会儿,说:‘我知道了,我不孝顺,我父母死后,棺木放了20年,没有能力下葬,真是罪该万死!’神说:‘这个是小罪!’我说:‘我少年的时候,曾经奸污一名丫环,又去嫖了两个妓女。’神说:‘这个罪也小。’我说:‘我嘴上不积德,喜欢嘲笑别人的文章。’神说:‘这个就是更小的罪过了。’我说:‘那我就没有什么罪过了。’神看看左右,说:‘拿东西来照给他看!’于是左右衙役拿来一盆水,放到我眼前,恍恍惚惚中,看到我的前生叫做杨敝,和朋友一起去湖南做生意,贪图朋友的财物,把他推到水里面淹死了。我一下子明白了,浑身不停的发抖,爬到神的身前说:‘我知道错了。’神大声呵斥:‘还不变吗?!’举起手用力拍桌子,一声炸雷,天崩地裂,城市,衙门,神鬼,物品之类的东西,全部都不见了,只看到汪洋大水,无边无际,我浑身轻飘飘的,伏在一片菜叶上面,心想我这么重,叶子这么轻,怎么沉不下去呢?回头看看自己身体,居然已经变成了一只蛆虫!鼻子耳朵嘴,都变得象芥子那样小,不由得大声哭了起来,我做了这样的梦,还能活下去吗?”又房安慰他说:“先生不要苦闷,梦是不能当真的。”,但是钟先生还是让人迅速准备了棺木等东西,三天以后,他吐血死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16 22: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RE: 子不语·南山顽石

  浙江海昌有个秀才,从肃愍庙中回来,作了一个梦,梦见于肃愍(于谦,明朝浙江人)打开正门欢迎他进来做客,陈秀才徘徊着不进去,于肃愍说:“你以后就会成为我的门生了,应该从正门进来。”刚坐下,有个仆人过来说:“汤溪县的城隍爷求见。”随后就看到一个戴着峨冠的神仙飘然而来,于肃愍让陈秀才和城隍不必拘礼,说道:“他是我手下的,你是我的门生,你应该坐在上边。”陈秀才很惶恐的坐下,看到城隍爷和于肃愍在低声说着什么,几乎听不到,只听见几句:“死在广西,中在汤溪,南山顽石,一活万年”十六个字,说完,城隍爷就告退要走了,于肃愍让陈秀才出去送一送他,到门口的时候,城隍爷问陈秀才:“我刚才和于大人所说的,你都听到了?”陈秀才说:“就听到十六个字。”城隍爷说:“记下来,日后自然就会应验。”回到于大人那里,也是这样给他讲。陈秀才一下子就惊醒过来,把梦到的事情告诉别人,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陈家比较穷,但是他有一个表弟姓李,被选作广西某地的通判(官职名称),想带陈秀才一起去,(突然想到,会不会就是帖子的第一个故事里的李通判呢?)陈秀才连忙拒绝说:“不行不行!梦里面神仙说我‘死在广西’,要是和你一起去了,恐怕会送命的!”这位通判大人说:“神仙说‘始在广西’,是始终的‘始’,不是死生的‘死’也。如果说死在广西了,又怎么能‘中在汤溪’呢?”陈秀才也觉得说的有道理,所以就和他一起去了广西。
  
  在通判府里,有一个中间西边厢房别院,一直以来都紧紧锁着,没有人进去过,陈秀才将门打开,看到庭院有假山水潭,觉得不错,就把被窝铺盖都搬进去住了。住了一个月,也没发生什么事情,到八月十五的时候,喝醉了酒,吟道:“月明如水照楼台。”听到空中有人拍掌笑着说:“‘月明如水浸楼台’,换‘照’字就不好了。”陈秀才吓了一大跳,连忙往上看去,只见一个老头子,带着白藤编制的帽子,穿着葛衣,坐在梧桐树的树枝上。陈秀才吓得赶紧跑回卧房去了,老头儿轻飘飘落在地上,用手扶住陈秀才说:“呵呵,别怕,人世间有我这样风流俊雅的鬼吗?”陈秀才说:“那么您是什么神仙呢?”老头儿说:“少废话,我先和你对对诗词吧。”陈秀才看到他眉目之间有古朴的感觉,和平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就渐渐不害怕了,二人一起进到室内,互相对诗起来。那个老头子所写的字,都象蝌蚪一样,很多都无法认识,陈秀才就问这是什么字,老头子说:“我年轻的时候,大家都在用这样的笔体,现在很想用楷书来写,不过写这样的字时间太长,一时半会还改不过来。”他所说的年轻的时候,其实是在女娲补天以前啊。从此,每天晚上,老头子就来和陈秀才见面,两人的感情非常好。
  
  通判大人家的仆人经常看到陈秀才对着空中喝酒,急忙告诉通判大人。通判也觉得陈秀才精神恍惚,就训斥他说:“你沾染了邪气了,恐怕‘死在广西’这话要灵验了!”陈秀才一下子恍然大悟,和通判商量回家乡去避一避。才刚刚上船,就看到那个老头子已经在床上等他了,别的人可是看不到他的。路过江西的时候,老头子说:“明天就到浙江境内了,我和你的缘分也尽了,现在不得不和你说看事情:我修炼道术一万年了,还没有修成正果,因为缺少三千斤的檀香,用来雕刻一尊九天玄女的雕像。今天向你讨要这些东西,否则,我就借你的心肝脾肺肾来用用! 哼哼!”陈秀才吃惊的问道:“先生你修练的什么道?”,老头说:“斤车大道!”,陈秀才马上意识到“斤”“车”二字,和在一起就是“斩”字啊!忙害怕的说:“让我回家商量一下吧?”
  
  等回到了海昌,告诉了自己的亲友,都说:“肃愍所说的‘南山顽石’,会不会就是这个怪物?”第二天,老头来到了这里,陈秀才说:“老先生可是家住南山?”老头顿时脸上变色,骂道:“这不是你能知道的,一定有坏蛋教你的。”陈秀才把这番话告诉自己的朋友,朋友说:“这样的话,就拉他去肃愍的庙去就可以了。”于是,等老头再来的时候,就拉他去肃愍的庙,老头大惊失色就要跑回去,陈秀才用力抱住他,强行拉他进去,老头子长啸一声,就飞上天去了,从此以后,这怪物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陈秀才冒充汤溪县籍贯,考上了进士,而考试的考官,就是状元于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1 20: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9 21: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真不错,我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0 19:5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不错,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1 06: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故事,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1 16: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真好,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易品楼 ( 京ICP备09080249号-9 )

GMT+8, 2025-5-9 21:41 , Processed in 0.0364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