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品楼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039|回复: 2

历时5年的“测日”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3 09: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约是在2008年年中,我在梦里经历了一个与“易图”有关的景象,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很在意,但经过多次回忆,总觉得这个梦境有不可思议之处,受此启发,在2009年春季开始,我开始了为期5年的“测日”实验。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亲证365天的日影移动,与梦中所见到的景象是否一致。这个实验之所以耗时5年,是因为由于天气、工作的原因,无法天天观测到日影。

日影图:不会做3D动画,只能画个简单的示意图。

日影示意图

日影示意图


1、由于地球是倾斜的,所以,随着地球的自转,日影总在赤道附件上下移动。
而日影在地面上也有相对应的表现。
2、当日影等长之时,就是“二至”、“二分”之时。
3、当日影逆转之时,就是“二至”、“二分”终了之时,刚好对应辰、戍、丑、未。
辰、戍、丑、未在五行属性属“土”,“土”就是“中数”,为“阴阳升降之枢纽”。
4、去年与今年的同一天,日影并不在同一个度数,这就是所谓的“岁差”。
5、当日影逆转的时候,地、日、光、影实际上是在完成“X”交叉点过度——即所谓“天地交五”。
6、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的关系在日影中也得到非常直观的表现。
刚好就是一个天然的、完整的五行图。
现今的易学界,同一个论题,100个人可能有101种不同的观点,表面看来是百家争鸣值得称赞,但事实上你不看我的,我也不看你的。最后的情形是:谁的研究都不值一提。
说真的,我没有打算长篇大论这个实验的结果的愿望,我不做路演,音量开到最大,也没观众。

1、以极点定位后只有离散状态,这如何协调;
——这点我没看明白。

2、若据圆设位,实际上亦可4分、6分、7分、8分、9分等等,如何必须、一定会4分或5分?
——4分是日影的实际体现,不多不少,刚好是4分。4分有终始之位,所以就有了8分。

3、是否对诸如爻辞卦辞也同样,有普遍意义?
——五行数是“分阴分阳”的客观依据,是八卦制作的基础。与卦爻辞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一家之言,不做“正解”。(邓继荣/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13 09:3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观点:
河图《易原》讨论的很明白了,有啥好猜的?
汉人借河图说数而已,原来只是个商代的筮法(夏36商45周49)。
一根杠子就是玩四时的,届锅木问题,只是后人喜欢加个名词“视运动”。
要细化岁差闰月的问题,就设了两根杠子。俄都说了,海拔问题。
商周在置闰的问题上还木完善,所以汉后的历法都用星辰来正,这才有了28次野。
筮法的演变跟置闰是相关的,这一点是无疑的。
易经就是个通用版本,就相当于MBA教程,一种通用语言,别想的太细。
MBA毕业就能经营好一个企业吗?反例遍地都是。精通易经就能有啥成就吗?呵呵。
邵老头的加一倍法咋就木人搞明白咧?那才是标准的古代概率论,邓大卜的六黑白已经靠近加一倍法了。俄说过了,中国数学木有零,要抄西数也要抄个1=0的概念,明白?
朱老头哪抄邵老头的?伦家就觉得邵老头的加一倍法不适合易经,另起炉灶而已。老百姓哪里玩的动加一倍法,可惜一堆人居然说朱老头才是概率论……
从子夏易传(伪传)开始,孔老二之后,易学就转向经学了,所以后世称易经。周易后就木有易了,后人都往易上加字,以示区别……
围绕360简单列个表:
周易:乾4*6*9=216坤4*6*6=144
奇门:3*8*9=216、3*8*6=144
单从策算上看,周易还用六爻,奇门开始将八卦数化。本来八卦只是个象,用来掛点考古。
4*4*4=8*8=64,这才是天地人和,天有四时,地有四象,人有四官,交叉管理。
72*5=360,汉朝一部分人玩这个,应用面太窄。五行数策算只能这么玩呗,放到384爻里不扯蛋了?所以才搞一个12辟卦出来,就是为了卦爻相合。
卦变说是搞18变,(6+12)*1+(7+11)*6*2+(8+10)*15*2+(9+9)*20=1152=384*3,这样卦爻就合上了。
乾坤之义不是失掉了吗?
夏朝的版本可能是这样滴:
4*9*6=216
4*9*4=144
这符合黄帝传下来的方法。
俄都说了,版本N多,老大定稿。瞎猜都木用,只能用考古。如果只说筮数,越到后面版本越多……
正是因为汉后要搞象数一统,乱象频现,所以后面才转向义理。讲义理又掺和儒释道,最后就不知道是啥样了……
象数就好比现在的操作系统,多如牛毛……照样天家定搞,弄死谷歌……车同文车同轨,易也要一统吗?实践证明了,数可以统一统,易从周后就木法统……把周姨娘肚子搞大的结果……经学就是用来编个四库,还有啥实际价值?用PS画了一堆图,只能证明西数牛X,关易鸟事儿……
琢磨《周易》就得先搞明白,周朝有啥东东,哪能把后世的东东往周易头上套,啥叫张冠李戴?现在传下来的文本有几个是出汉的?不用考古,基本就要走火入魔了……


赤道图基本上就这样,以周朝的计算能力不可能对行星轨迹有啥重大贡献。
春秋也就看个恒星,三垣二十八宿在唐朝又重新装修了一次,行星的观察才开始系统起来。
星象比较靠谱的是《晋书》
昔者圣人之作历也,观琁玑之运,三光之行,道之发敛,景之长短,斗纲*(之)**[所]*建,青龙所躔,参伍以变,错综其数,而制术焉。
推弦、望月所入星度术曰:置月合朔度分之数,加度九十八,加分六百五十三半,以宿次除之,即上弦月所入宿度分也。
推诸上水漏刻:以百乘其小余,满其法得一刻;不满法*(法)*什之,满法得一分。积刻先减所入节气夜漏之半,其余为昼上水之数。过昼漏去之,余为夜上水数。其刻不满夜漏半者,乃减之,余为昨夜未*(昼)**[尽]*,其弦望其日。
经斗除如行母,四分具一。其分有损益,前后相放。其以赤道命度,进加退减之。其步以黄道。(怀英/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6 09: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追逐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易品楼 ( 京ICP备09080249号-9 )

GMT+8, 2024-5-9 19:44 , Processed in 0.05217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