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品楼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402|回复: 10

易经为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6 09: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道历法,为用正朔。
这个木啥好说的,现代宇宙学说老牛X了,易中的历法太小儿科了。
早先的阴阳五行主要就是十天干,10=2*5嘛。
后来搞了个十二地支,阴阳留下了,五行灭了,变成2*6啦。
木星公转12年,要寿与天齐嘛,只好用年天干10月地支12,这样新旧两套系统才能融合起来,才能为用。
于是木德王。然后就开始乱了,各有各法,不利于统一。

地道八卦,为用观象。
八卦跟历法的关系其实不大,主要用于编制设计。制器的基础理论就是二分法,所以有象数一脉。
所谓观象制器,观察生存环境,发明生活工具。三纲五常者也。
东西多了各有各法,礼崩乐坏。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所以现在要大数据监管。

人道历史,为用统治。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地人三才有共性,也有个性。
所谓天长地久,于是人就开始琢磨与天同寿,于是宗教信仰就诞生了……
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利害,人道有吉凶。所以阴阳统纳,按古人的习惯讲阴阳就包括了六爻。
后世的阴阳五行基本比较无聊,但你要拿数去套也是能套出个所以然来的,这就是朱老头牛X的地方,呵呵。
就好比用细胞学去解古代生物理论,那是无往而不利啊,保证可以拿到大师资格证。

易之大统,天地人和。
易主要指称64卦,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必须用重卦,八卦不够。
而且一定要配六爻,6=3*2,这样才能 三才+阴阳。
天圆地方,数之兴者。表面上是方圆之象,骨子里是勾股之数。所以朱老头那么排64卦。
勾股源于历法的方向是靠谱的,历法取象于天暗含几何之数,但数只是制易之用,注意哦,不是易之用。

五行在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多数学易的,解六爻都拆成3+3。
比如乾=乾+乾,否=乾+坤(天地否卦)。
这其实只是以象解爻,古人木有QQ截图,只能这么讲形象好记。
因为八卦太深入人心了,都是伏老生出来的嘛,哈哈。
其实你只要听到这么解爻的,基本上可以认定是菜鸟一枚。
六爻就是2+2+2的解法,这才是精髓所在,不然就没法变卦了……
地下挖出来的如果是3+3法,也不能说是假货,只能说是那个时代的菜鸟,哈哈。
易解决什么问题?用来预测什么?变卦的时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准备啥时候穿衬衫?从没穿到穿,这就是变卦。
今天上朝是要用左手的奏折还是用右手的?生死一线之间咧……
做生意不懂的变卦,你不去死难道佛主去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然后扯蛋下清华简的猴筮八卦:
很多人觉得那是个假货,其实未必。
最早摆谱的方法就是按人体来的,这个很容易理解。
老大是脑袋,下面配两手两足。
最早的老大主要任务就是观星,气象站站长嘛。后来的道士都拿这个忽悠官员,混吃混喝。
各地观出来的会有偏差,所以要有四个手下,譬如后来的羲氏和氏。
能成为手足的也有博士水平,参见2009年美国电影《世界末日》。
暂就叫人体伍行吧,简称人伍部,哈哈。
猴简很有可能是个半成品,试图把传统人伍和现代八卦融合成一个新系统。
要知道一个系统的完成非三五载之功啊,哪象现在的中医八卦,一天一个样,猴急……
金木水火土,也只是个象,生克关系也是象。土怎么能生金?我咧个去,阿凡提啊!
那为啥不直接讲心肝脾肺肾咧?没听说过纣王学医剖孕妇的故事啊!?
中国古代解剖学很发达的,临床手术也不差的,只是贵啊。米国人说李宗仁木钱,不给手术,所以就呜呼罗,或民党的官品也不会很差嘛。西医的主要优点在于无菌手术和体外循环,这玩意儿你用易经肿么解?
金木水火土可以google翻译成干支,就包含了阴阳,讲脏器就不太有阴阳了。阴阳五行有通用性,不仅可以用于五脏,也可以用于其他器官,至于靠不靠谱那就另说了,中医治死人的例子还不多见吗?

猴简很明显的说明几个问题:
1、伏羲八卦(朱老头的后天八卦)是唯一解。有好事者瞎嚷嚷,八卦错位啦!我靠,真TNND菜鸟!
猴简玩的是由外至内,入者内也。到了文王就由内而外了,内者商也。要说拿这个反商还说的过去。拿八卦反商不是反自己个祖宗嘛。外者周也,由商至周,由内至外。
2、重卦的方法是老伏八卦+人体五行。这个就不去深研了,木那闲功夫。
3、因为“入”(阴爻)象是有方向,表示气的方向,所以有卦气说一脉。猴简明显的至下而上,由阴到阳。啥叫“乾为首”,也许是这里来的。所以坤为首的说法极有可能是不对滴。
结果就有人把猴简的“一入”硬给弄成气门芯,非说坤道=尿道和肛门,我咧个去,真有门道啊……有点常识好不好,八卦符号是抄数字卦的,只是用象表示刚柔(昼夜之象),孔老二说的很明白啊。
4、符号表达进一步抽象化。这就跟西方代数一样的,ABCDEFG,宫商角紫羽,1234567。文王定的是周易,由下至上木变,改成由内至外。至于重卦的方法,俄猜测是参考了勾股数,五行数应该已经过时了。因为五行有太多的版本,勾股数只有一个版本。
孔老二的人情大法他自己觉得不错,是不是孔老二木进过清华深造过数学啊?朱老头时代数字化开始普及了,但正如邓大卜所言,易之数更多的时候就是个象数,而非算数。筮人更多是靠象,而非数。但老实说象跟数是很难分开的,比如从A象到B象,你就得用数去计算。如果非要以数解易,得用历数,历法之数,历数玩的好的要修皇极经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平何许人也,不清楚。想必也是玩数八卦的主,即然扯到数了,就再扯点蛋,有点疼啊……
自从有了玩数八卦之风渐起,这事儿在古代那是高科技,放到现在嘛,只要是个有鼻子有眼的都能玩的起来。
不管是神马传说,有一点是真事儿,那就是洪灾。1998年江朱任上发大水,动用了不少货色。
想想伏老时代,那根本就玩不起,所以得敬天察时,于是圭表(不周山)就诞生了。
接下来的改朝换代都与天灾有关,所以统治者首先关心的是天道。伏羲八卦基本上就搞定了天地之道,所以孔老二讲天地数,具体的看刘牧的勾隐图。
天地之道(伏羲八卦+天地数)一直用到氏族联盟瓦解,从品物流行时代进入了人心叵测时代。西伯昌哥亲眼目睹了杀子杀干的人间惨剧,所以有了周易之大兴,添加入了大量的历史剧幕。八百年后,孔老二也遇上倒霉事儿了,赶巧了弄了本易打发倒霉的时间,结果才明白自己个是多么的蠢啊,没事跑去拆人家的墙干嘛。所以有了人情易,其实就是个摘抄。
实际上回头看,一直到隋唐主要的问题是立储。立储问题已经超出了易经范畴,所以隋唐后开始兴史学。迁哥那过的是啥日子,到了唐看看史学家的待遇吧,喝酒烫头抽烟。朱老头不懂这个,这正常的很,立储问题基本属于龙脉级别的,象和珅的下场你懂的。所以朱老头就笑话吕祖谦不懂易经,朝内对朱老头的评价主要是不识时务。
如果刨去人情这块,单讲天地之道,也就是朱老头的数八卦,那依俄说有啥个用?直接西方数学嘛,用得着玩周易?有2.0版的64位,你非要玩1.0版的32位,那不是吃饱了撑着嘛。如果把人情这块放进来,那西方哲学就狗屁不是。这也就是为什么孔老二能活到现在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在很少提朱老头了。周易牛就牛在三才合一,任后世怎么造爻装卦皆出其后。
为啥明清重视朱老头?因为数学,数学的最大应用是经济贸易,最基本的成本核算嘛,往天上讲就是金融汇率战。明清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开始变得重要起来。解决了立储问题之后,朝代更替主要是经济问题,过去贪官污史是很正常的,现在居然发展到可以亡国的地步。
为啥俄说当老总得懂点易,民营企业就是有接班人的问题,弄不好股价要跌去一半,这是有统计数据的,国外也一样。数八卦发展到丁易东基本上都完善了,俄简单说几个小问题:
1、天地数五十有五,大衍数五十。基本上是加减法,大衍数的运算中基本不带五,所以55-5=50。其用四十九,天一也用不上(如果连九都不用40就OK了)。于是后人以6789来解易,有啥用?因为汉卦气说太恶心,流派分岐巨大;象派又扯天扯地,所以气象万千啊。党争啊,历史教训……
2、用九用六貌似后人加上去的,乾9=3+6比较牵强。参天两地比较贴切,但木办法为了跟69统一起来。伏老的主要目的是观象辨明,到了孔老二时代立了天地会讲动静之变,到了朱老头的数八卦主说进退之法(6-9来表示进退是非常容易看懂的)。
3、人制还是法制?实际上君主制度的灭亡,已经宣告了周易思想的结束,人类社会步入法制时代。目前中国的民企内部主要还是人制,所以需要一些易。如果股市进一步发展,大多数民企都能上市,基本上也木啥用处了。
4、将来任何把周姨娘肚子搞大的,极有可能就会是XX轮功的下场,诸君慎言死生之地。玩孔老二的木事儿,要在文革时代,嘿嘿,大事儿!
5、周易思想的现实应用就是股市预测,股价本事包含了季节因素、地理因素与心理因素,涨跌=阴阳。玩中医学基本纯属浪费时间。玩货币的那个比较牛X,一般人真玩不来,木有点黑白两道背景还真够呛。目前技术分析空白的主要就是价格分形,要有计算机模型那可以,但对散户来说成本太高,所以在这一块周易还是有点用处地。其他嘛,俄看拍拍电影,赚点搞费也就算球了。至于境界和维数问题,木那闲功夫,不想玩孔老二那一套,等这辈子有机会进中南海再玩不迟……郭德纲曰:白日做梦^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下圭表。
圭表就是两根棒子,分以测距,合以度时。也有可能是绳棒结合,所以有神棍,呵呵。
保训说的“中”可能就是圭表的原型,后来说的中可能就是概括表示天地之道人在其中矣,如果中是星象仪那就更合理了。
一根棒子的那个叫吹萧,来自星星的你听不懂就算了,不是很重要。
问题在于10进制用来测距不错,但用来度时有偏,所以后来改成12进制。
如果两根棒子都一样,那就是方圆图,用九宫正数就行了。
如果不一样,就得出矩,勾股是最简化方案,非勾股方案会乱。
孔子说不逾矩的意思是过于激进的改革,天地人不和,着急了。彬彬矣意思是本本份份的,不是“斌”。
在勾股之前得用天干地支60甲子,略有偏差。
圭表也许是后世的说法,也能称主,主者柱也,天下“共主”。
如果称表,可能是含有“泽被苍生”的意思;圭可能就是个象形,这玩意儿能跟上刀山的民俗扯着蛋不?
伏老八卦+大衍之数可以包括星象28宿,到了战车时代基本上不够用了,要重卦。至于数解卦名那个不是很靠谱。但乾坤定位就比较难懂了,孔老二肯定不明白扯蛋了一下,朱老头压根儿就不讲,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10进制+6进制=60甲子模式就行了。单算的话用12。
勾股数可以把6进制转换为8进制,这样八卦就可以替代古老的方法,五者玄也。
所以宫商角紫羽,名称可能是从星象上来的。
如果这样讲的话就通了,勾股数更可以推到伏羲八卦时代了,这可是个高科技啊!
五用来表示天地相交,或许指勾股数。数的问题不过深去琢磨,都有解的,只要是整数。
如果确实是这样的,河图洛书就讲的通了。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改造过。
数这个东西要想改造太容易了,哪象四方四时千年不变,不过现在木用啦……
帝出乎震,就是说个卦名的排序,貌似指黄帝。黄帝以前是无字天书,黄帝给起的名字,用自己的事业线,哈哈。
伏羲八卦就一种,重卦原来好几种,暗含勾股的就周易一种,按四排的参五以变就合上了。要走卦气整死人,五行最早是指五星,伏羲以前就能看到五星,这很正常,全世界应该都能看到,西方也有五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规矩”基本上应该是汉的东东,从伏羲时代来的木错,画家又不是考古学家,画个交尾图拍马交差就完事儿。
矩就是正方形,玩这套东西的人叫“巨人”,玩小棒棒叫筮人,玩龟的叫卜人,玩龙的当然就叫小龙人嘛。
所以,“履巨人迹”那是件很光彩的事情,相当于嫁给了杨震宁,培养出来的小孩有可能是中信集团的接班人哦。
能叫人的基本上都是有身份的地位的,所以大人小人也是有身份地位的,老百姓只有填炮灰的份。
叫子的那就更牛X一级,君子基本上就是领导子的,天官、龙师之类百官之长。有军队的就可以称王,这个很难的,所以部队的车牌可以直接过红灯,百官不得逾矩。规矩就是当王的给官定的,孔子就是越级了嘛。
当官的就是给天家打工的,吃皇粮,所以狗仗人事的官僚作风很正常的嘛。当官的不怕换王,这家倒台了换另一家。皇帝怕官僚欺压百姓,老百姓都是盼好皇上,要是出了事皇帝都是杀官,这就象个食物链。所以要有规矩,你家要是教小孩规矩那就SB了。所以孟子讲民为贵君为轻(以舟的部件作比喻),荀子说水能载舟,爱民如子。何来天尊地卑?孔老二是当官,就觉得旧制礼法太宽松了,所以要搞改革。
所以皇帝都得勤政爱民,不这么干的都是不人道,基本都要倒台,不倒台那是因为天道地道时候没到。所以为官之道在于审时度势,天地人那是天家干的活,谨小慎微随时准备变卦。要说仁爱之君得数汉朝,用了权变之术,而后重用儒家。儒家得势后,老道肯定得跑路啊,老道在窦太后面前说了太多的儒家坏话,嘿嘿。所以才有了中央集权制,旧制礼法已经无法约束百官了,不然哪有周室衰微。秦就已经开始干这活儿了,只是出了内奸。
规矩立好了,百官搞定了,藩王又出事儿了。汉以后基本上是外臣勾结皇子作乱,安录山就是个典型,所以后世都要立太子。宋太祖上位立马解决兵权问题,但象数易的兴起又开始闹党争了。明朝先是出了个无储可立,结果就是皇帝的近臣宦官得势,平乱之后,又开始闹党争,最后闹到君官民都不和,如何不亡?只待天时不亨,清兵入关而来。党争的历史结论很明显,就是外围势力有机会入侵。如果不出纣王杀比干内斗事件,子牙也木戏,文王精易所以很本份,该吃肉吃肉。
文言讲的很清楚,乾统天,坤行时。变卦最重要的就是时机,所以子牙把武王的卜占给弄了。易记载了很多较大的事件,包括当时发生的事物、风俗。上古闻风而动,风者天子也。何为大象无形?只要现在的情况,符合历史记载的特征,就是变卦的时机。所以易是历史经验主义的范畴,对于后面的新生事物基本上无用,版本得更新啊。所以周只是赶上了好时机,后世玩易的有几人成龙成凤?医学大家有几人成天在那边琢磨阴阳五行?要与时俱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扯猴简:
猴简八卦卦序与马王堆是一样的,有人居然说木价值,唉,不识货。谁说的自己心里明白,俄就不挑明了。
靡马卦有段时间了,从典故上看,马卦的排序是靠谱的(不是朱老头数解哦)。俄前面讲过,从汉卦气流派上看,马卦可能属于归藏一脉。之所以不敢肯定的原因是“歸藏”是啥意思搞不清楚,而猴简则道出了其出处。廖名春的解法不及格(作为一名专家,之北游不是专家照抄也就算了),正解是否藏着,不得而知。
乾坤艮兑坎离震巽(一排式),按汉卦气二排式:乾艮坎震,坤兑离巽。诸位用数解卦序,累不累啊。
说其假货的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坎离异位。呵呵,哈哈,后后。其实俄在前面的贴子中有讲过坎离的一些文字演变,劳-勞-熒,清代就已研究过了。猴简更牛X,直接(火火衣),看着象黄帝时代的文字。黄帝以垂衣裳治天下,所以文字上带“衣”很自然,黄领巾高档货啊。例如现在说的圭表,在伏羲时代叫“主”(柱),黄帝改成“表”(就单字表哦),后人讲表格就改成圭表了,天安门前的“華表”,华者伏羲之母也。这些内容古文献里是木有地,造假的可能性不大,俄想收购如果李某人觉得是造假的话,哈哈。GDG曰:白日做梦!
“算表”目前是很轰动的事情,只是个实物证据的问题。俄都说过了,西方哲学扯蛋,马克思抄过去的,根子在中国。数这个东西早在天皇时代就有了,俄前面有说过,甲乙丙丁,一二三亖,木制品时代。但由于皇权的存在,所以一直以易为经,数只是纬。周礼六艺之中有九数,勾股其中一法。当然在陶器时代出勾股这很正常,到制陶作坊看下就明白了,天地之数以为物嘛。至于1*1还是3*4,这个另说,此处不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猴简与马卦说明了以下几点:
1、二者皆属商代。商曰“歸藏”,藏字当为“臧”,后人改成藏,所以有秋收冬藏一说。收臧在猴简中讲的很明白,夏之官名。至于东南西北四官管的是啥事儿,此处按下不表,邓大卜精通周易古藉,试着来解解商易,呵呵。
2、周易为何讲由内而外?猴简给出了答案,同时也是汉卦气说的源头,商代就已经开始以数配卦了,三国已有数八卦,至宋连爻也数化了。易之本义在于兴衰,以卦象世代之兴衰,秦吕氏时期常以卦象言政。离坎卦多记载周代事件,所以离坎易位,并不会对前世造成很大影响。可以肯定的是,周易对商易(商不叫易,现在统称易,以周易别之)作了修改,主要是离坎和卦气的问题。
3、黄帝时代卦名作了修改,保训说传到舜没有动,汉由于今古文的问题又再次修改卦名。版本很多啦,俄说了谁老大谁定稿,党争争的就是稿费啦,哈哈。
4、朱老头的后天八卦属文王八卦无疑了(至于抄谁家的不论),伏羲八卦是啥,目前还是个迷,古本皆言有画无字,老道曰:名可名非恒名也。老道有提到过猴简中的“奚”字,是否在商代不称卦,称奚?天下奚?卦是汉名,圭卜也,圭者表也,已非龟卜。数者筮也,癸也,天干十数者也。历者十二地支也,易之元也,周易以乾坤统之。
5、孔家易卦序是否为周易卦序?目前不敢完全肯定,姑且作是,总不能一下子让众易迷上山下乡去。猴简里的人体图其实是六爻图,切不可误读为五行图。履为首上乾下兑,坎为耳坎坎,艮为手艮艮,震为足震震,巽为股巽巽,明夷为腹上坤下离。这么配出来的64卦有何实用价值,真是不清楚鸟。明夷讲的是箕子,箕子为商之腹;耳手足以气象配之,说老大之用;履为首何解?看着玩玩,不深究。
6、马卦以商史为脉,出官家。猴简只是个半成品,出民间。俄前面说乾卦可以断为:元、享、利、贞,大致上说历法、祭祀、器物、筮卜。其实俗称的断卦,只是讲怎么个断句法,不同的断法有不同的意思。后来算命的就把这招学过去了,嘿嘿,举个简单的例子:算有几兄弟给一卦,曰:桃园三结拜孤独一支。你说你家几兄弟俄都能给你断对罗,哈哈。
7、最古的版本大概就是俄猜测的:甲乙丙丁为正,一二三亖为物,主说舟之道。所以“易有大桓”,恒者舟也,亘者般也,旋转是也,为物以制陶器。桓字后来变为极字,所以就成了易有太极,讲天地数法了。易者主要以天道为经,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气象远比制器重要的多。制器时代起于黄帝,到了商代大兴,周易以乾坤统三才,故孔子曰一以贯之,大道即王道,天地人和之道,孔家易主讲人请之道。
8、易之为用是天家统百官之法,道法自然,伏羲以五极观天,八索设卦,龟为卜用。老道讲的无为,意指朝内百家争鸣,太后你与其采纳其中一家,不如遵旧制无为而治,以不变应万变。后世历朝历代改革派皆为乱之首,大数据时代要求以数为经是可以的,易可以退而为纬,实际上清朝就是这么干的,明为易经实为数经。但没有必要非要弄个什么数易出来,徒添乱象。古以易为明数为暗,今以数为明易为暗……
最后扯点异端邪说,哈哈。
a.照猴简之法造黄帝五衣:火火衣、水水衣、金金衣、木木衣,土土衣(表也,土居中也),OK,五行齐全了,河图洛书勾股就往里惨和吧……
b.孔子说XX取于XX,是指前人已经干过了,记在易里,今人按古法改造一下,所以谓之取。至于要不要实施这个政策,得卜一下问问天意。现在叫征求民意,房地产那些事儿说明些什么……
c.商为马,周为象。马者,策也;象者,像也。何谓大象无形?大象即天家兴衰之象,这不是人可以造出来的,不是图可以画出来的,不是数可以算出来的。中和殿乾隆御匾:允执厥中。甚善!
d.太极本一,天一生水五行数也。从一到五到九,不管什么进制,最后都能归一。十进制复归一(老道说复归婴儿),于是有无极。无极绝对不是0,但无极包含0。你们爱咋争咋争,不重要,又不加工资。再说了,就算无极争赢了0,能把教材改成太极算术不?GDG曰……西学的望远镜、显微镜、元素周期表,这个才是要点。望远镜破历法,显微镜破中医,元素周期表破算盘,架构软件再牛也要硬件去实现,俄从386玩起的……仿数八卦语言当数编程语言,诸如现在流行的 C++、Java等,最有语义化特点的当数jQuery。
e.中道乃是坤道,顺势而为之道,乾道倾向首出庶物,读大伏羲氏历史即明。现在叫大市场小政府,国家干部转向公务员制度。
f.女媧以五色石補天。天即曆法,五色石即八卦。易中天以娃解媧,誤矣。咼者骨也,石板也;古以石載辰,故石辰同部;聲人即非洲打击乐师,呵呵。娃者圭女,表之始也,所以後世有閨女表字。以木制圭,或许称桂。圭者,五行土于中也。見龍在田,是否說規咧?或許規是歸之轉變?
g.易卦中常有利建侯行师,易之侯乃四时之侯。一时90日,四时360日。24气是标配,但显然易成书还要晚于24气,72侯已有了。气侯跟易是两条路线,到了汉因为历法完备,所以就有人想以侯配易。气侯理论源于邓大卜的那根杆,这个到唐宋基本没变。京房就在捣鼓这事儿,结果把64卦拆来装去,最后剩下个12辟卦不了了之,呵呵。自从这以后,凡是发明个啥玩意儿的,都要说是易经里来的,有卖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6 09: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1、易的原型:俄前面说过了,八索圭表之法也,到了伏羲成卦。过去叫图书馆索引,现在叫搜索引擎。记载着上古历史事件,这个当然包括了天文、筮卜等等,后世皆有补充。
2、避洪正朔:女娃时代只有跑路,所以五色石补天,基本上就是以日蚀和月蚀来正历法。到了禹就有了工程,这一脉发展为堪舆。君子终日键键,原来是讲冬日建朔;后来是建极,所以改成终日,后人转为数极。再后来有建侯,所以有卦气说。邓大卜的立杆其实就是京房的精华版,只是他觉得从孔子传下来的。
3、历法演变:伏羲以木星为正,木德王,后世讲德皆出历法。老子之德包括了德与行,德要能行才有用,其实就是历法之争,后世党争的源起。汉之历法大兴,这是无疑的,各种花样都有。后世历法基本变动不大,所以只好改元,以易来改国号,此后民间有八卦取名之风。
4、兵法演变:易原来统领的是天地之法,到了黄帝时代开始有了兵法的应用,主要是传统的五行数,然后配了六爻(这一点还不太敢肯定)。子牙用六,项羽用八,到了三国基本是八门九宫之法。战争本身就包含了许多应用,所以孔明说不知天文地理岂可为将。凡数之用者皆是实践出真知,只是用五行八卦语言翻译了一下,那版本其实就多了去,经过实践检验的后世整理为三式。
5、为物制器:禹是因为抗洪有功,所以提拔上去。为物制器兴于舜,所以孔子力荐,他也想当舜啊,毛主席教导孔老二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数应用于为物,所以为禹的治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当于民企转国企。禹范百工主要还是五行数法,舜传了禹八卦法,于是有了启的自立。夏商的青铜制造达到巅峰,所谓一言九鼎。
6、筮卜之风:夏代八卦应于官制貌似还不成熟,主要是筮卜人在玩重卦,筮卜人就靠这个吃饭的,所以后世有算命。易中是否记载夏历史,至今是个迷,传说秦因筮卜之书而不焚易,也有可能是夏朝不太重视。夏商两代制度主要是奴隶制,所以易应用于管理奴隶。抄个经文之类的工作比较低级,所以文王有机会接触到易。纣王杀比干囚箕子是史实,至于杀伯依靠那不靠谱,文王被囚也不靠谱。
7、周官制度:周之兴很重要的一点是对奴隶阶级的态度,这与文王在商朝的工作有直接关系。周以易制官,用九用六是否指九数六艺,目前无定论,反正朱老头用数解。八卦易经原是天家之学,天家制度,至周后开始沦为官学,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8、气数之乱:凡事皆有根源,天下大乱亦非无由。夏商周的亡国之路,皆与旱灾相关。于是汉学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流派,反正都自己整一套八卦易经,历法方面是比较靠谱地。于是有了太玄经,呵呵。果然王莽上位后,发生了旱灾,太玄能解决啥问题?所以后世说某某事儿不靠谱,皆言太玄。王弼为推儒学把易经和老庄搞在一块;荀爽搞乾升坤降说;京房搞气侯灾变说;郑玄受党锢牵连搞古文解易。一时间气象万千啊,后世多用郑版底稿。
9、三国奇才:诸葛亮奇门遁甲术创新忽悠了刘备,八卦是124配五行数,奇门是136配九宫数,这相当于古易的数化改版,后世有出奇制胜之语。现在用计算机去搞太小儿科了,早就有人编成软件了,现在连android版都出来了。何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奇门的问题就是老掉牙的问题——正朔,所以后世有旋转易,旋转太极等皆来于此。奇门用于统兵、编制、财政是可以的,但论到天地人和,几无用处。至于太乙、六壬那就更不用提了,后世沦为宋子平术,只剩下摆地摊的份儿了。
10、明清监本:晋隋较短未成气候,南北朝唐代礼佛,所以易基本上都在民间算命,剩下一些神仙说。至宋代几沦为民学,古之易皆百官百年之大法,岂能以一人之力为之?李之才卦变说,邵子皇极经世,朱子气物易,陆九渊心学易。宋朝主要问题是外患与财政,王安石变法就是搞钱,养兵要钱啊。其实跟易学就木多大关系了,易学基本上就是保守派的政治工具。到了南宋那就直接发行纸币弄钱了,现实的问题是金融。到了明朝因为姓朱嘛就定了朱老头为监本,清朝基本上留下朱老头摘抄的数易,其他去之。
现代的教材直接定西数,老百姓学易主要就教三点:居安思危、心中有数、有备无患。够了,玩啥易啊,纯扯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3 17: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庆阳321 于 2019-7-3 17:24 编辑

不知啥人写的,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看起来应该看过不少书,满篇文字透露出来三个词:自大,片面,肤浅。反正网上吹牛不犯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易品楼 ( 京ICP备09080249号-9 )

GMT+8, 2025-5-13 10:35 , Processed in 0.0808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