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品楼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63|回复: 0

易经与算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4 0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人学易经的初衷是冲着它的占卜算命功能而学的。占卜算命的目的是为了预测未来从而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但是,很多人学几年甚至于十几年、几十年都不得其要,这就要考虑一下学易的这个出发点是不是正确了。也有人会依然坚信易经有占卜算命功能,认为这是学习的问题,但是有多少人在学习实践中会用卦爻词即彖、象为占卜算命依据就不得而知了。那些易大师们总是用占卜算命预言来证明自己有预知未来的本事,却在预测不准时辩称是受了主观的影响等等。其实,大多数的大师最擅长的是解释性占卜算命,也就是先有了结果,然后托辞于易经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种解释性的所谓预测其实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的自圆其说而已,称不上是什么预测。所以易经有没有预测的功能还是要考虑考虑的。
       很多人把孔子对于易经的贡献推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孔子对于易经的贡献究竟是什么。在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中也仅仅有“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的感慨,而没有任何研究易经的痕迹。至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周易》······读《周易》,韦编三绝。”的记载则不足为信,因为司马迁于孔子相差几百年,离孔子最近的论语都没有记载而相差甚远的史记又从何而来的呢?即便是孔子好易说法成立,孔子也不认为易经和占卜算命有多大关系。
孔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这里孔子讲的是“德行焉求福”,“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可见孔子自身的修养,认为德行修养才是逢凶化吉的根本,卜筮祭祀没有实际的意义。
      易经和占卜算命的关系究竟有多大,战国时期大思想家荀子说的最为明确:善易者不卜。这句话清楚地道明易与卜没有任何关系,真正的知易懂易的人是不会最求占卜算命的,而追求占卜算命者必不懂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易品楼 ( 京ICP备09080249号-9 )

GMT+8, 2025-4-25 21:50 , Processed in 0.05465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